COD指標重要性
文章出處:煜凡發表時間:2016-11-4 10:18:02
瀏覽數:

COD指標是從1988年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修訂時,選擇進入標準的。由于測試BOD要五天時間,使用鉻法測COD只要4小時,很容易獲取。從操作性考慮,被列入水質標準的,同時加快COD數據的積累,三至五年后把BOD替代下來。
1999標準時,發現控制污染源COD指標好使,適應各行各業,便于考評。當時已有高錳酸鹽指數,即俗稱錳法COD,于是決定在地面水環境質量標準中,將高錳酸鹽指數與COD兩個不同方法的化學耗氧量指標同時并用,都列入標準。
COD更側重于做污染源與水質指標的輸入響應分析,為總量控制服務;高錳酸鹽指數則用于水體存留化學耗氧物質的度量。留下的欠缺是,仍忽視了讓BOD替代COD。因此,COD指標能長久存在下來,更多是因為環境管理的便捷性。
全世界污水處理廠從來把控制BOD看的比COD重,因為地表水環境水質系統的核心指標是溶解氧(DO),而BOD則是溶解氧系統的第一漏,即耗氧第一要素,為什么不抓替代呢?實現前人一直未實現的愿望吧,真正為污水處理廠在保護地表水環境中發揮作用提高制修定標準的水平。
- 聯系我們
-
-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086-0510- 企業郵箱
251677379@qq.com -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